直線度和平面度:在表1選擇公差值時,對于直線度應按其相應線的長度選擇;對于平面度應按其表面的較長一側或圓表面的直徑選擇。
表1 直線度和平面度的未注公差值
公差等級 | 基本長度範圍(單位:毫米mm) | |||||
≤10 | >10~30 | >30~100 | >100~300 | >300~1000 | >1000~3000 | |
H | 0.02 | 0.05 | 0.1 | 0.2 | 0.3 | 0.4 |
K | 0.05 | 0.1 | 0.2 | 0.4 | 0.6 | 0.8 |
L | 0.1 | 0.2 | 0.4 | 0.8 | 1.2 | 1.6 |
圓度:圓度的未注公差值等于标準的直徑公差值,但不能大于表4中的徑向圓跳動值。
圓柱度:圓柱度的未注公差值不做規定。
平行度:平行度的未注公差值等于給出的尺寸公差值,或是直線度和平面未注公差值中的相應公差值取較大者。應取兩要素中的較長者作為基準,若兩要素的長度相等則可選任一要素為基準。
垂直度:表2給出了垂直度的未注公差值。取形成直角的兩邊中較長的一邊作為基準,較短的一邊作為被測要素;若兩邊的長度相等則可取其中的任意一邊作為基準。
表2 垂直度未注公差值
公差等級 | 基本長度範圍(單位:毫米mm) | |||
≤100 | >100~300 | >300~1000 | >1000~3000 | |
H | 0.2 | 0.3 | 0.4 | 0.5 |
K | 0.4 | 0.6 | 0.8 | 1 |
L | 0.6 | 1 | 1.5 | 2 |
對稱度:表3給出了對稱度的未注公差值。應取兩要素中較長者作為基準,較短者作為被測要素;若兩要素長度相等則可選任一要素為基準。
注:對稱度的未注公差值用于至少兩個要素中的一個是中心平面,或兩個要素的軸線相互垂直。
表3 對稱度未注公差值
公差等級 | 基本長度範圍(單位:毫米mm) | |||
≤100 | >100~300 | >300~1000 | >1000~3000 | |
H | 0.5 | |||
K | 0.6 | 0.8 | 1 | |
L | 0.6 | 1 | 1.5 | 2 |
同軸度:同軸度的未注公差值未作規定。
在極限狀況下,同軸度的未注公差值可以和表4中規定的徑向圓跳動的未注公差值相等。應選兩要素中的較長者為基準,若兩要素長度相等則可任選一要素為基準。
圓跳動:表4給出了圓跳動(徑向、端面和斜向)的未注公差值。
對于圓跳動的未注公差值,應以設計或工藝給出的支承面作為基準,否則應取兩要素中較長的一個作為基準,若兩要素的長度相等則可選任一要素為基準。
表4 圓跳動的未注公差值
公差等級 | 圓跳動公差值 |
H | 0.1 |
K | 0.2 |
L | 0.5 |
GB/T 1182-1996 形狀和位置公差 通則、定義、符号和圖樣表示法
GB/T 1804-92 一般公差 線性尺寸的未注公差
GB/T 4249-1996 公差原則